我國已有55處公開掛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陜西有7家,分別是:陜西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乾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其中,后3家為2022年新增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陜西共有國家文物局正式立項的遺址公園7個,分別是秦咸陽城考古遺址公園、龍崗寺考古遺址公園、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周原考古遺址公園、杜陵考古遺址公園、秦雍城考古遺址公園、橋陵考古遺址公園。其中,后兩個為2022年新增立項。
國家文物局相關司室及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所屬21個省(區、市)文物行政部門、19家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單位管理機構代表參加會議。會上還發布了2018至2022年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報告。
石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石峁城址位于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地處黃土高原北部的黃河一級支流——禿尾河北岸的梁峁臺塬之上,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以“皇城臺”為中心,內、外城以石砌城垣為周界向內拱衛,巍峨壯觀,氣勢恢宏,結構清晰。距今4000年左右,以石峁為核心的北方地區“大一統”政治格局形成,邁開中國北方走向早期國家的步伐。
石峁皇城臺或已具備了早期“宮城”性質,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早期宮城建筑,展現了黃土高原上一處神秘王國都邑的極致輝煌。石峁三重城垣,是當時最大的石城聚落,是中華文明探源的重要實證。
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統萬城,取“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意,是十六國時期匈奴族大夏國的都城,擁有1600多年悠久的歷史。該城始建于公元413年,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北宋幾個朝代,到北宋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被廢,行政建置前后分別稱為統萬城、統萬鎮、夏州城、察罕腦兒城。
統萬城規模十分宏偉,城墻數里,敵樓聳立,今城垣仍存,分內外兩城,東面土城為外郭城即皇城,西面土城為內城即宮城。統萬城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4年被列入陜西省 “310”重大文化項目之一。
乾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位于陜西乾縣城北海拔1047.3米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40公里。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被國家旅游局公布為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
乾陵現存有華表、翼馬、無字碑、述圣紀碑、石獅等大型石刻124件,被譽為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據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證實,乾陵可能是目前唯一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墓。在陵園的東南方向有陪葬墓17座,目前已發掘了其中5座,出土反映唐代社會繁榮發展的珍貴文物4000余件。經保護性整修后,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懷太子墓地宮常年對外開放。
2022年陜西新增2處“國家隊”立項
秦雍城考古遺址公園
秦雍城遺址位于陜西省鳳翔縣城南,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都城遺址。遺址面積約50平方公里,范圍涉及鳳翔縣城關鎮、南指揮鎮、彪角鎮郭店社區。遺址分為城址區、國人墓葬區、秦公陵園區三部分。城址區面積約11平方公里,發現有城墻遺址、多處宮殿基址、城內水系道路、制陶作坊、堰塘遺址等。
橋陵考古遺址公園
橋陵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西北的豐山,為唐朝第四代第五位皇帝睿宗李旦的陵寢,建于開元四年(公元716年)。1956年,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間連續入選了國家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名單。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陜西省文物局供圖)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聲明: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陜ICP備15013818號-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
郵編:710061, 電話:029~68999207, 地址:中國·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
法律顧問:陜西九成宮律師事務所 / 苗小梅律師 / 王曉輝律師 運營: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愷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