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作為發布的首個成果,《年度ESG行動報告》以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A股、港股的中國上市公司為樣本池,按照接軌國際、適用本土的原則,設定ESG評價議題,依據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報告發布情況、影響力、ESG活躍度等要素,篩選出855家上市公司作為評價對象。通過細化通用指標體系和分行業指標體系,對這些上市公司開展ESG評價,ESG指數領先的100家上市公司構成"先鋒100"企業。報告并指出,平安在ESG領域的卓越表現為民營上市公司開展ESG工作提供了范本。
此外,該報告以黨的二十大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3個權威文件為指導,深入對標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標準(2021版)》、香港聯合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等13個國內外ESG標準指引,以及明晟(MSCI)、標普全球(S&P Global)、中證、國證等8個國內外ESG評級體系。其中,63.78%的指標接軌國際,92.13%的指標與國內相關標準契合,25.20%的指標是體現本土特色的社會價值類指標,對中國特色的回應重點體現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新型工業化建設、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創新驅動、促進就業、應對公共危機、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十大特色指標。
近年來,中國平安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精準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科技創新驅動業務改革,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覆蓋廣度,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公司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核心理念和標準全面融入企業管理,并結合公司業務構建可持續發展體系。公司的明晟MSCI ESG評級保持為A,位列綜合保險及經紀行業亞太地區第一位 ;在晨星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級中為低風險等級,屬于國內領先水平;在最新全球碳信息披露項目(CDP)中獲評A-級,為中國內地金融企業取得的最高評級。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中國平安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業務能力,全方位運用保險資金、銀行信貸及資產管理等金融資源,源源不斷將金融活水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2022年底,累計投入逾7.89萬億元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平安發揮"綜合金融+醫療健康"優勢,以"保險下鄉、金融下鄉、醫療健康下鄉"為抓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截至2022年底,"三村工程"累計投入771.53億資金扶貧及幫扶鄉村產業發展。在踐行綠色金融方面,中國平安全面升級綠色金融行動,截至2022年底,綠色投融資規模達2,823.63億元,綠色銀行類業務規模達1,820.89億元,全年綠色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251.05億元。
中國平安表示,作為國內領先的民族金融企業,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ESG領域,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落實集團可持續發展5年規劃,穩步推進可持續保險、負責任銀行、負責任投資等13項核心議題目標的達成,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轉型,為股東、客戶、員工及社會創造持續增長的價值,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聲明: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陜ICP備15013818號-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
郵編:710061, 電話:029~68999207, 地址:中國·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
法律顧問:陜西九成宮律師事務所 / 苗小梅律師 / 王曉輝律師 運營: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愷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