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一日,消費者在盒馬鮮生曲江銀泰店選購預制菜產品。
5月26日,在位于石泉縣的安康正興有機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廠房里,幾百桶品種為“四月白”的黃花菜正靜置發酵。不久后,它們將漂洋過海,出現在國外消費者的餐桌上。
“這種經加工處理后的黃花菜拆封即可食用。”安康正興有機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金蘭說,“我們生產的即食黃花菜口感脆爽,深受消費者青睞。目前,公司年產能1萬噸以上,產值達9000萬元,年出口創匯600萬美元。”
近年來,預制菜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產業規模迅速增長。今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被業界稱為下一個“萬億級”新賽道。
搶占預制菜產業新賽道
一端連著種植業、養殖業,另一端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預制菜被視為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2022年,全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在手機上提前下單,回到家點好的預制菜已經送來了。像這道糖醋里脊,把醬料加熱,再把里脊肉放進鍋里翻炒,不到3分鐘就做好了,對上班族和‘廚房小白’尤其友好。”西安市民李敏說。
從傳統的八寶粥、速凍食品,到開袋即食的各種肉類、小食品,還有今年以來市場熱銷的花椒雞、酸菜魚、佛跳墻等,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味、方便、快捷、營養、安全的預制菜正逐漸成為居民的新選擇。
據了解,目前我國預制菜大致可以分為4大類產品,分別為開袋即食的食品、加熱即可食用的食品、熟料加熱的半成品和生料加熱的即配凈菜。據統計,2022年,全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一端連著種植業、養殖業,另一端連著餐飲業和居民消費,預制菜被視為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不僅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對于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
如何搶抓未來“萬億級”市場?石泉縣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石泉縣圍繞聚力打造“全國富硒食品產業強縣、西北預制菜之鄉”的發展定位,堅持政府搭臺、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加快構建從田野到餐桌的預制菜全產業鏈,推動農業生產、規模預制、冷鏈物流、連鎖餐飲等新業態共同發展。2022年,石泉縣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實現產值54.6億元。
預制菜生產企業原料多為食用農產品,品種單一、需求量大,布局建設預制菜集中園區,可進一步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縣(區)產業優勢和配套服務功能。
去年7月,中國·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在石泉經開區揭牌,安康柏盛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深鯊集團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預制菜加工龍頭企業相繼落戶。
自嗨鍋菜肴西北生產基地也在園區落戶。在該基地生產加工車間,各種食材經過清洗、加工、制熟等流程,變成一份份香氣撲鼻的煲仔飯、麻辣鮮香的火鍋、營養美味的雞湯面等預制菜產品,從這里“走”向廣大消費者的餐桌。
目前,中國·石泉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已扶持壯大龍頭企業28家,開發了蔬菜料理包、魔芋、黃花菜等4大系列富硒食品(預制菜),推動農業生產、規模預制、冷鏈物流、連鎖餐飲等新業態集群發展。
5月29日,在小六飲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鮮供應鏈生產線上,工人在包裝預制菜產品。
助力陜西味道“走出去”
陜菜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深受消費者喜愛,陜西發展預制菜產業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借助預制菜產業發展機遇,可以有力帶動餐飲企業發展,做強做大食品工業,助力陜西味道“走出去”
“作為一家本地餐飲企業,我們在預制菜研發中注重開發陜西地方特色美食。今年一季度,集團預制菜板塊銷售收入2194萬元,同比增長59.57%。”小六飲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波說,“目前,集團生產的預制菜產品涵蓋了精加工的凈菜類,包子、粥類、金湯酸菜魚等符合家庭需要的成品、半成品,可滿足野餐露營、辦公室即食等多種場景的麻辣孜香烤魚、椒麻雞、醬牛肉等,以及甑糕、黃米涼糕、黃桂粥等具有陜西地方特色的小吃及粗糧類產品。”
在預制菜品質的把控中,小六飲食堅持從源頭直采,挑選新鮮優質食材,在產品研發生產中盡可能保留食物本身的營養。中餐預制菜的口味還原技術難度高,也最考驗企業的研發生產能力,小六飲食擁有強大研發團隊,保證了產品口味的高度還原。目前,小六飲食預制菜業務已經從本土拓展到深圳,涵蓋線上線下多種銷售渠道。
加快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不僅有利于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可為促消費、穩經濟提供有力抓手。同時,借助預制菜產業發展機遇,可以有力帶動餐飲企業發展,做強做大食品工業,助力陜西味道“走出去”。
咸陽秦鴻食品有限公司將葫蘆雞與咸陽地理標志產品茯茶相結合,研發出新品葫蘆雞,在東方甄選直播間曾一次賣出15萬單,消費者反映良好,復購率超過63%。
近年來,西安、安康、咸陽、寶雞等地紛紛建設預制菜產業園區,吸引益海嘉里、得利斯等知名企業投資預制菜產業。同時,小六飲食、石羊集團等一批本土企業在預制菜領域也進行了積極實踐。
“陜西預制菜品類少,沒有形成產品矩陣,產品停留在八大碗、涼皮等老品種上,產品創新、標準化程度不夠,企業規模也較小。”談及陜西預制菜產業發展現狀,陜西省預制菜產業聯盟秘書長劉兵說,“陜菜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深受消費者喜愛,陜西發展預制菜產業有自身獨特的優勢,要做好頂層設計,培育龍頭企業。”
“我省不僅具備優質食材、央廚加工、冷鏈物流等方面的產業鏈優勢,還擁有由文化學者、烹飪大師等構建的創新鏈,具備融合發展的良好基礎。”陜西科技大學教授黃峻榕說。
“政策+服務”助預制菜乘風而起
加快陜西預制菜產業發展,應鼓勵各地按照區域資源特色優勢,打造功能完善、設施完備、服務配套的產業集中區,加快培育全產業鏈,構建行業標準體系,完善產業支撐體系,強化細化配套措施
4月24日,陜西預制菜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暨啟動儀式在楊凌示范區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將通過預制菜標準化、工業化生產,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將園區打造成年產值100億元的預制菜產業園區,形成陜西乃至西部地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
據了解,目前,我省預制菜生產企業多以民營企業為主,與廣東、山東等地相比,我省預制菜產業發展相對緩慢。
“預制菜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推動和引導。”劉兵說,“以廣東為例,近年來,廣東在全國率先組織化、系統化、標準化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出臺‘預制菜十條’措施,建立了省級聯席會議制度,規劃建設了省級預制菜產業園,制定了預制菜標準體系等。我省預制菜產業要想抓住發展機遇,需要盡快制定、出臺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
“預制菜產業規??焖侔l展,也要求食品安全監管與服務同步跟進。”省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處長張學軍說,“市場監管部門一方面要督促預制菜生產企業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細落實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確保上市產品安全營養、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要科學分析研判預制菜新產業、新業態的風險隱患與困難問題,創新監管模式與方法,幫扶預制菜生產企業邁上快速健康發展軌道。”
隨著預制菜產品類別的不斷豐富,現有的食品生產許可類別規定的產品原料、生產工藝、添加劑使用標準與預制菜產品對標存在一定差異。為此,省市場監管局對全省預制菜的品種、形式開展廣泛調研,組織起草了《陜西省預制菜生產許可監管規范指導意見》,規范預制菜生產許可工作。
“加快陜西預制菜產業發展,應鼓勵各地按照區域資源特色優勢,打造功能完善、設施完備、服務配套的產業集中區,加快培育全產業鏈,構建行業標準體系,完善產業支撐體系,強化細化配套措施。”陜西糧農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生林說。
來源:陜西日報
聲明: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陜ICP備15013818號-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
郵編:710061, 電話:029~68999207, 地址:中國·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
法律顧問:陜西九成宮律師事務所 / 苗小梅律師 / 王曉輝律師 運營: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愷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