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此前在社交平臺發文(圖源:截圖)
從小撿破爛賺零花錢
王明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是一名95后,老家在貴州的偏遠農村,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一名留守兒童。小學四年級時,他的父母覺得要把孩子帶到身邊督促學習,便將他從老家帶到了廣東。
每天都要去工廠上班的父母其實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到王明,而且因為出身農村,習慣了節省的生活,父母能給他的零花錢也不多。王明便學著當地的小孩,一閑著就去街上撿飲料瓶、廢鐵片攢著賣錢。附近有鄰居阿姨在家看孩子,接一些小兼職,他也會學著一起做。
“當時還會打聽每天這些‘破爛’是什么價格,專門挑價高的時候去賣,攢一次賣二三十塊,對小孩子來說,已經是一大筆零用錢了。”王明說,他現在都還記得,大家都最喜歡撿到銅,能賣到幾塊錢一斤。
等王明到了上初中的年紀,父母把他送回老家讀寄宿中學,他也只能結束這種邊念書邊賺零花錢的日子。
“但我感覺后來創業,可能與我小時候就一直模仿身邊人賺零花錢的經歷也有關。”王明表示。
大學時期多次創業
2014年,王明從貴州考到四川成都上大學,大學給了他更多的自由,除了學好課業,他腦子里還有一個想法:怎么才能賺錢養活自己。大一上學期臨近圣誕節時,他和幾個同學看到了學校里賣蘋果和圣誕帽的商機,便網購批發了一些圣誕帽,在校園里出售。
“其實那時候算不上賺錢,不過在折騰賣圣誕帽的過程里,學校里慢慢有人知道,原來還有人在學校做小生意。”之后,他又開始嘗試在宿舍樓里賣零食盒子,在學校支持學生創業的商業街里賣二手書,趁新生開學賣日用品,包下附近的賓館再租給新生父母住……
大一大二,王明都在“折騰”經商。一下課,他不是在忙著鼓搗零食進貨,就是去書店里整理舊書。“我們按斤回收課本,最多的時候店里有成噸的舊課本,有時候要和同學通宵整理,有個暑假,我媽還過來幫我整理過。”王明介紹,他印象很深的是,自己騎著三輪車,曬得黢黑,在校園里奔波。
王明和同學一起整理的舊書(圖源:當事人提供)
據四川衛視此前報道,當年王明和同學一起經營的小書店擁有兩個店鋪和兩個倉庫,基本可以滿足團隊同學的學費和生活費。每到新生選課期間,就是他們書店生意最紅火的時候。
“4年賺百萬”是團隊成果
但對王明來說,現在回看,這些經歷不過是小打小鬧。大三時,他在同學的邀請下,開始參加學校里的各種競賽,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在王明所就讀學校的官網,還能查到當時他和同學一起在大學生創業大賽的獲獎經歷。
“得獎之后,我們想拉來融資,把獲獎的項目落地。我感覺也是從這開始,才算能稱得上創業了。”王明介紹,他的大學成績一般,同學拉他入伙,也是看中了他平時能折騰、能張羅的能力。但包括他在內的幾人,沒人真正接觸過商業項目,第一份企劃書,還是花錢找人代寫的。為此,幾個沒畢業的人又專門注冊了公司,但最后種種原因,導致項目沒有真正落地,他們注冊的幾家公司也先后注銷。不過,王明覺得,自己仍然從中受益匪淺。對此,曾與王明合作過的朋友李想(化名)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對于王明的這些變化頗有感觸。之后,他與王明一起合作比賽項目時,發現王明和其他同學,對于比賽參賽以寫企劃書等流程,已經十分嫻熟了,根本看不出還有花錢找人代寫企劃書的經歷。
最近幾天,王明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大學4年憑借創業,他賺了上百萬。之后,相關詞條登上熱搜。有網友十分羨慕王明的賺錢能力,也有網友表示,在大學里賣零食和二手書,真的能賺到那么多錢嗎?
王明創業時售賣零食的貨柜(圖源:當事人提供)
對此,王明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所說的賺了百萬,其實是和團隊一起賺了百萬。不僅僅包括零食、二手書小買賣的,還有后來的參賽獎金。
據天眼查顯示,目前王明仍在多家公司任職。其擔任法人的企業,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他作為大股東,持股70%。
不過,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3月6日,王明已經清空此前在社交平臺上所發布的創業賺錢內容。
不建議每個人都去創業
作為與王明相識十多年的朋友,兩人雖然大學并未在同一所城市就讀,但李想也很了解王明“折騰”的經歷。
“可能他自己都有點忘記了,剛上大學時,周圍同學都忙著學習,在別人眼里,他做的事情很像不務正業,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也確實賺了不少錢,作為同齡人,我覺得他還是很優秀的。”李想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他看來,王明想到就敢出手去做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
“比如2020年初,助農直播非?;?,他就突然過來找我一起合作做這個。”李想介紹,兩個人都沒有做過相關工作,作出決定后就立刻找網紅、租場地、找設備。但嘗試一段時間后,助農直播的項目沒有堅持下去,兩個人也沒賺到多少錢。對李想而言,項目失敗,便翻篇成了過去式。但他沒想到,直到現在,王明還會突然找他,總結反思這個項目當時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所以我覺得,創業就是他熱愛、感興趣的領域。”李想說。
不過,王明也表示,雖然他上大學后不斷折騰,但其實創業面臨的風險很多,他之前也注銷了好幾家公司。但他出身農村,愿意冒險,所以他的經歷并不適用于所有人。尤其是現在,對創業者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他還是鼓勵年輕人把創業和學業結合,不建議每個人都去創業。
來源:極目新聞
聲明:轉載本網站原創內容請注明出處,本網不承擔任何由內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號:陜ICP備15013818號-1 公安機關備案號61011302000223
郵編:710061, 電話:029~68999207, 地址:中國·西安市長安南路493號航天大廈5層
法律顧問:陜西九成宮律師事務所 / 苗小梅律師 / 王曉輝律師 運營:西安商網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愷翼網絡